琉璃厂:外国的“玻璃”与中国的“琉璃”
在许多中国文献中,都有琉璃的相关记载。但是,人们常把琉璃、玻璃、琉璃瓦等概念相混淆。其实,琉璃是中国人的一种工艺品,具有悠久的历史,也具有深厚的文化意味。玻璃则是泊来品,也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。本文拟阐明玻璃与琉璃结构和性质的异同,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功能,以及对中国近代化学发展的影响。人类制造和使用玻璃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。在距今4000年前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和的遗迹里,就发现了玻璃珠。据史料记载,3000多年前,一艘腓尼基人的商船,满载着一种名为“天然苏打(Na2CO3·SiO2)”的晶体矿物在地中海航行。商船在西亚靠岸修整,船员在沙滩上用几块“天然苏打”支锅做饭。饭后,他们发现锅下有一些晶莹明亮、闪闪发光的东西。他们很好奇,认真研究后发现,这些亮晶晶的东西是“天然苏打(Na2CO3·SiO2)”在火焰的作用下,与沙滩上的石英砂(SiO2)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。他们兴奋不已,认为自己找到了制作珍宝的方法。于是,腓尼基人把沙子和天然苏打混合在一起熔化,制成球状珠饰品,向其他和地区的人们贩卖。他们很快发了大财。[1]不可否认,他们发明了制造玻璃的方法,并且批量生产玻璃。西亚的游牧民族也很快掌握了玻璃的制作方法。游牧民族在迁徙的路途中,身上佩戴色彩美丽、体形轻巧的玻璃珠,一方面用来避邪,一方面用来交换所需之物。春秋战国时期,西亚游牧民族把玻璃珠带进中国。如果说玻璃制品是西方人的专有发明,那么琉璃制品则是中国人的专有发明。中国早的琉璃制品大概出现在战国时期。近年来,在一些战国墓葬中,如山西长治分山岭270号墓、山东临淄郎家庄1号墓、河南固始候古堆墓都发掘出土过琉璃饰品。越王勾践剑的剑格两面镶嵌着浅蓝色琉璃珠。吴王夫差剑也有琉璃珠。有趣的是,中国早的琉璃制品大多是镶嵌饰品,与其他珍贵器物品共存一体,独立的琉璃物品非常。